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共筑教育梦想 打造魅力陆小
详情信息

首页 > 详情信息

语文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3日]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蒋蕴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理解表示的词语,并积累运用。

3、能通过课文、古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意思,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感受友情的可贵;

【教学重难点】

品读关键词句、想象送别的情景, 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黄鹤楼送别》,这是一篇文包诗,文中有诗,诗文结合,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诗文交融的课文中。课文中的这首诗还会读吗?

2.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指名读:正确、流利、有节奏、有韵味)

古诗是有韵脚的,你看,这楼、州、流是押韵的,要读出韵味来,谁能读出韵味来?

这两句诗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既然是文包诗,你们一定能到课文中找到答案。请你读读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直接写出了诗的意思?(第14段)

交流: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1小节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4小节

让我们来合作朗读,男生读诗句,女生读相应的句子。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的意思。

二、精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两小节,边读边想,他们所写的内容有没有相同之处?

写的都是长江边的景色。(黄鹤楼)

第一小节中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色?——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指名读、齐读。

透过这两个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你能用几句话来说一说吗?(交流)

看着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让我们一起读好第一小节,感受这江边美景。

第四小节中描绘的又是怎样的景色呢?——杨柳依依、沙鸥点点

这两个词可有意思啦,后面两个字都是叠词,要读得慢一点,才能体会它的含义,谁再来读。(指名读):

1)杨柳依依:我仿佛看到了杨柳摇曳着它的枝条(动作)

2)沙鸥点点:我仿佛看到了一只只沙鸥正飞向远方(动作)

听老师读,好好感受,你体会到了什么?(交流)

小结:是啊,杨柳的依依不舍之态和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水乳交融地吻合在一起。——依依惜别(板书)

我们一起来读好第四小节。

2.同是江边景,为何我们读着读着却读出了不一样的感受?请你再读读这两个小节,想一想。(老师给你们一个小小的提示:读读句子,看看李白和孟浩然在干什么?)

1)“饯行”:什么是饯行?能不能给它找个近义词?(送行)

是怎样的送行呢?你看,“饯” 是食字旁,是设酒送行的意思。

此时,一对好友正举杯共饮,有这美丽的江边美景相称,无限温情,谁来读好这个小节。

2)“伫立”:长时间地站着。此刻,好友顺江东下,只剩李白一人形单影只,无比孤寂。

3)“凝视”:聚精会神的看。聚精会神的看什么呢?(远去的孟浩然)

可是课文中说是“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这是怎么回事?(学生体会“不舍”)

小结:是啊,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你能想象此时此刻他心中在想什么吗?(交流)

是啊,此刻李白的心中充满了不舍,难怪说杨柳——依依,沙鸥——点点,谁再来读,读出这种感受。(指名读第4段)

小结:你看,这两段文字中没用一个抒情的词语,但我们透过这江边景物(板书),却触摸到了人物情感的变化起伏。(板书:景物)

这也正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主旨所在。

让我们再来对比朗读这两小节,男生读第1小节,女生读第4小节,体会这景中深情。(齐读)

3、我们读读诗,读读课文,理解了诗意,体会了诗情,看来课文就写这两个小节已经足够了,为什么还要写23两小节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二三小节吧。

1)请个同学来读第2小节,这个小节可有意思了,就写了一件事情,XXX来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写了一件什么事?(交流:他们在看景色。)

     怎么看的呀?——点红“仰望”“远眺”

     仰望:谁来做做仰望的动作?——抬头看就是仰望。蓝天白云要抬头看,所以用——仰望。谁来读好这个词组?(指名读好“仰望蓝天白云”)

远眺:谁再来做做远眺的动作?——远眺就是朝远处看。江上景色就要——远眺。谁也来读好这个词组?(指名读好“远眺江上景色”)

练习:还有很多词也能表示看,我们来做个练习,谁能准确地用上表示看的词语填一填,如果是脚下花草呢?

      (俯视)脚下花草     (环顾)周围绿柳

      (瞻仰)烈士故居     (浏览)故事大意

你看,表示看的词语很多,但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语。

谁来读好文中的这句话?(指名读“李白和……依依惜别之情”)

现在老师把这两个词语(一会儿)去掉,谁再来读一读?你们觉得好不好?(提示:李白和孟浩然真的是在欣赏长江景色吗?)

是的,李白和孟浩然表面欣赏美景,其实是隐藏依依惜别之情。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句话。

原来,依依惜别之情不仅可以包含在景物中,还可以隐藏在动作中。(板书:动作)

2)请同学们自己默读第3小节,第3小节也只写了一件事,什么事呢?边读边想。——(“说”)

他们在聊些什么呢?请两位同学分别来读一读,一位同学读李白的话,一位同学读孟浩然的话。(指名读)

A、从李白的话中,你读到了什么?

(读到了对孟浩然的尊敬/敬仰:敬仰什么?——人品、诗篇誉满天下、兄长、老师)

这些都是李白对孟浩然的赞誉,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地方也让你感受到了李白对孟浩然的尊敬?(“您”)

是呀,“您”字本身就有尊敬的意思,李白一连用了6个“您”字,可见他对孟浩然的敬意有多深。

(师叙述李孟关系:孟浩然比李白年长12岁,但他们却一见如故,一起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可谓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李白十分尊敬孟浩然,还曾写下赠孟浩然的诗篇。)

补充课外的资料,“吾爱孟夫子……”(齐读)

小结:这首诗抒发了李白对孟浩然的一片钦佩仰慕之情。带着这样的感情,谁再来读好这段话。(指名读李白的话)其他同学细细地体会体会,李白对孟浩然仅仅只是尊敬之情吗?(不舍之情:不知何日我们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小结:是呀,李白把这浓浓的不舍之情都浸润在满满的酒杯中,可见他们的友谊多么深厚。谁能把李白的不舍读出来?(指名读后半句)

让我们一起来读好李白的话,感受他对好友的尊敬与不舍之情。 (齐读)

B、我们再来读读孟浩然的话,从孟浩然的话中你又读懂了什么?谁来读?(指名读)

交流:1、(引用了王勃的话)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交流)

小结:是呀,只要彼此的感情深厚,即使相隔天涯也好像是邻居一样。指导读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孟浩然还说了什么?(友谊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没错,时间和空间都无法改变这深厚的友谊。让我们一起来读好孟浩然的话。(齐读)

同学们,依依惜别之情还能通过语言直接表达出来。(板书:语言)

课文二、三自然段所写内容,虽然古诗中没有,但是作者想象了李白和孟浩然的动作、语言,简单朴实却充满浓浓深情。让我们一读,更能感受到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感情。我们再一起读这首诗!

小结:同学们,这浓浓的情(板书:情)可以藏在景物中、动作中,也可以直接用语言来表达(教师指板书),如果这是直接描写的话(板书:直接),这景物和动作就是——间接描写(板书:间接),这样一来,我们理解古诗就更全面、深刻了。

三、拓展延伸

    像这样的送别诗还有很多,老师给大家找了两首,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课外送别诗,齐读)

四、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老师布置作业:

1.以送别为主题,搜集这一类古诗,制作一张小报。

2.选取一首送别诗,仿照课文试着写一篇“文包诗”的文章。

任选一题完成作业。

 

 

板书:             黄鹤楼送别

                        景物      间接

           依依惜别     动作

                          语言      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