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要“四化”
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 梅漪涟
摘要:心理学研究表明:熟悉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内容是最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的。当某个学习对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时,他们更容易感知其内涵,掌握了知识本身,举一反三迁移知识就容易多了。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游戏化 形象化 趣味化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也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着。通过精心准备,用一些与生活结合比较紧密的教学设计以及习题,寓教于乐,尽量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也得到了一些比较成功的例子。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堂情境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而又处处与数学有关的。比如在教学小数时,学生其实能看着标价牌上的小数马上说出几元几角,因为这样的数字在他们平时生活中已经见过很多很多了。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只要担任引导者角色,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相结合,不需要刻意给他们下定义。
在新授常用的数量关系这一课时,我没有直接给学生“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而是设计了一个生活中的情景习题:芳芳去超市里买薯片,薯片价格是一包6元,如果芳芳买2包需要多少钱,买3包呢?……买30包呢?你想怎么算?
学生回答地很积极:“把2包薯片的价格加起来就好啦!用6+6=12(元)。”“2包薯片就用每包薯片的价格乘2包薯片,算出来就是一共需要的钱了!”
“6+6+6=18(元)。”“也可以用6×3=18(元)。”
当计算30包时,学生全部选择了用乘法做。为此,我们整理出了一个数量关系:用每包薯片的价格×买的包数=一共的价格。
之后我出示了一张购买文具的发票,上面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名词:单价、数量、总价。学生小组讨论之后发现发票中存在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这时把两个数量关系放在一起比较,学生自然而然比较得出:每包薯片的价格就是薯片的单价,薯片的包数就是数量,一共需要的钱就是总价。教学过程顺着学生的理解思路,将生活中的例子与数学知识紧密结合,学生对例题感兴趣了,参与度高了,上课的热情也被激发,枯燥的概念课也就不那么无聊了。
二、教学过程游戏化
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之后,学生计算平均数时往往会公式化和局限化。例如:在计算几个数的平均数时,拿起笔就是先求和,再用除法计算。这种做法虽然能一劳永逸,但是他们往往忘记了求平均数的另外一种方法:移多补少。
所以在课上,我安排了5位同学从高到低站成一排。并告诉学生:这一排同学,每一位同学都与他周围两位同学相差3厘米,现在知道中间一位同学的身高是147厘米,请问这5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拿起笔开始算,我也能想象出他们的草稿纸:
147-3-3=141(cm) 147-3=144(cm)
147+3+3=153(cm) 147+3=150(cm)
(141+144+147+150+153)÷5=147(cm)
但是有学生算到一半开始放下笔,开始对着前面的同学指指点点。当然也有同学一开始就把手举得高高的,我示意他们不要说话安静等待。
努力计算的同学终于得出了结论147厘米,纷纷发出了遗憾的叫声。大家交流之后才发现,这道题目其实根本就不用计算呀!因为每两位同学间相差的身高是一样的,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知道了中间同学的身高,他两边的同学一个比他高3厘米一个比他矮3厘米,把这多的3移到少的3那里,这俩人的平均身高不就是147厘米了?同理应用于第一位和第五位同学,当把所有多的部分填补到少的部分,每位同学就都是147厘米,那么他们的平均身高就是147厘米了。
三、习题讲解形象化
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已经有了很清晰的认识,比如:花店一束花有10朵,那么9朵花就不能扎成一束;18.8元钱买不到标价21元的东西等等。在教学小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时,在生活中累计的经验对学生理解题意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有一道例题:小强的妈妈准备将2.5千克香油放到一些小瓶子里去,每瓶最多可装0.4千克,共需要几个这样的小瓶?学生列式算出2.5÷0.4=6.25(个),但是他们发现,没有所谓的0.25个瓶子。剩下的香油虽然不能装满一个瓶子但是还是需要一个瓶子的。在这种情况下,小数部分不管是多少,都要往前进一,约等于7个瓶子。
而在这类型的题目中:每件儿童衣服要用布1.2米,现有布17.6米,可以做这样的衣服多少件?列式计算17.6÷1.2≈14.67(件),那么0.67件肯定不能算完整的一件衣服,所以小数部分不管是多少,都要舍去,约等于14件衣服。
四、作业布置趣味化
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认为,学生只有做题的份儿,他们与出题丝毫没有关系。可经过这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发现,让学生自己尝试出题,老师协助和激励,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希望能够难倒大家以展现自己水平,于是斗志昂扬,绞尽脑汁,总合知识设计难题。学生会出题,也就会做题。教师通过集各家之长,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还是以平均数这课为例,在学生学会了5位学生的平均身高的简便计算方法之后。我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出题目。他们纷纷出题:把“中间一位同学的身高是147厘米”改成了“已知第一位同学的身高是147厘米”,“已知第四位同学的身高是160厘米”等等,但是最后他们发现,不管已知哪位同学的身高,他们的平均身高就是中间一位同学的身高。
总而言之,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广阔的数学课堂,小学数学如果能够充分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帮助他们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就能使课堂充满实际生活的趣味和人情。有人说,教育的课本是一座“围城”,我却认为它之所以被称为“围城”,是因为要将固定的知识传达教授给学生。书本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围城外的便是生活,教师如果能扮演那个将城门打开的人,带领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融会贯通,岂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