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详情信息
让“教学做合一”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中
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 刘琴雯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注意将教学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到知识、运用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
那么,如何让“教学做合一”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
一、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师讲解、分析、灌输,学生听、看、被动接受的模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亲自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活动,同时引导学生探究新知。教师与学生合作,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一种人文关怀。
例如,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分与合》这一单元时,为让学生理解几的分成,一般都与他们一起把相应数量的小棒分成两份,由分小棒的过程了解几的分成,并引导他们按顺序把几的所有分法说出来。在学习了几的分成后,再次引导他们说出几的合成,最后再按顺序把所有的合成方法说出来。这一过程,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统一起来了。
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营造了与以往不一样的课堂氛围,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这样的一节课更能让学生学到知识,也更易于把握新知。
二、 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就是主体的积极参与,就是主体的投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强调“做”中学,“做”中教,“做”就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实际操作,充分运用眼、耳、口等各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让学生感知数学问题,理解数学概念。让学生自主探究,亲自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从而更容易感受新知、理解新知、掌握新知。陶学生说过,“在做上说的是学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例如,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有趣的拼搭》这课时,可让学生分别用不同大小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来搭,在搭的过程中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堆起来但不能滚动,而圆柱和球不能堆起来但可以滚动。这与教学过程,学生思维主要处在动作思维阶段,从学生认识规律出发,接下来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体会自主探究的好处。寓教于实践,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把以往的被动接受转变成现在的主动探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引导学生采用新型的数学的学习方式,在“玩”中学习数学,在“悟”中明确所用的方法,在“操作”中知道事理,让学生主动地“做数学”,才能用丰富的内容,创造多姿多彩的课堂氛围,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三、 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具备的知识背景出发,将教授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得生活经验更具数学化、数学问题更具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和用处,了解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喜欢数学、认真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分一分》这课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超市里货架上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然后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想一想为什么要这么摆放,这么摆放又有什么便利的地方,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思考探究问题的答案。在练习时,把生活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解决问题。
让学生有效地将生活实际和学到的课内知识联系起来,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课外知识,与此同时还能适时地了解一些社会生产发展的状况,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了解到数学知识更多的价值。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口号是“学有用的数学”。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使数学教学的实践性得以加强,帮助学生找到数学在生活的原形。通过把数学与生活相联系,使数学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进而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数学。
四、 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以致用
以前,我们通常只重视知识的结构进行巩固练习,而忽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建立良好的智能结构等的练习;只重视动笔书面的练习,而轻视动口和动手实践操作的练习。在教学过程中从做到练,让学生在练习中广泛地参与实践活动,在练习中把书本知识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较好的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
例如,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认数(一)》时,让他们自己数自己的铅笔、书、橡皮等的数量,数完后用所学的数字记下来,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会习惯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用数学头脑来思考问题,增强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总之,“教学做合一”是教育与生活和谐统一发展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教育不应是孤立的,而应走出校园,扩大范围,把教育扩展到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劳动、实践,自主探究知识,提升能力,主动探索、追求新知,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