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详情信息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学空间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
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 肖凡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学科教学中,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乐学,进而促进教师乐教。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美术学科的规律,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乐学是一种快乐的教与学的活动,学生快乐地学习、思考,在愉悦中感受知识、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在愉悦中锻炼动手的能力、提升实践素养。这些都是自发的学习活动,是快乐地吸收过程,而不是逼迫式挤压过程。美术课不应成为这样的“闷课”。“闷课”中,教师机械式的讲解知识点,规范的进行示范操作,学生作为接收知识的机器,要求疲惫地吸收着知识点以及还原所示范的操作技能,这不是在当下的教育理念中应该存在的乐学课堂。
一、创设趣味情境,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课堂进行的环境是教室,四面墙围成的教室不比森林草原,是一个局限的环境。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成为学生的负担。”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正好能够弥补教室这个环境的不足,让学生调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主动吸收知识。
【案例1】:《刷牙》教学片段
教学《刷牙》时,我以《小熊不刷牙》的故事导入,边出示图片边讲述故事:“小熊哈利因为许多的原因不想刷牙,可是妈妈偏偏逼他刷牙,小朋友,你会每天早晚按时刷牙吗?”故事刚开始,学生的注意点放在了刷牙这件平常的小事上。“小熊哈利做了一个梦,梦里小熊的牙齿都掉光了,哈利特别开心,因为再也不用刷牙了。然而大灰狼和小兔子看见了,嘲笑他:‘哇,你连牙齿都没有了,你还是一只熊吗?你怎么说话,怎么吃东西呀?’”我接着讲:“小熊挠挠头,走回家。桌上摆放了许多好吃的食物,他馋得直流口水,可是什么都吃不了。”这时同学们都非常同情小熊,故事的最后小熊发现这是个梦,决心以后认真保护自己的牙齿,可是他并不会正确的刷牙,教师抓住了这个教学契机,问:“我们怎么告诉小熊怎么正确的刷牙呢?”生1:“示范给他看。”、生2:“画下来。”师:“对!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刷牙方式画下来,让小熊学习。”
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好奇、爱猜是学生的特点,教师在学生实践之前,让学生融入到故事当中去,这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将课堂留给学生,当学生的思维被打开,激发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师提出下一个更高的学习目标时,学生便很容易投入进一步的思考中去。
二、借助生活经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生活是美术的摇篮,美术表现生活,美无处不在,生活之美需要细心的双眼。我们要设置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环节,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感受、思考、钻研,培养他们对自然感受力、对生活观察力,在自然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感知生活与课堂知识的紧密联系,在课堂中表现美、创造美。
【案例2】:《四季的色彩》教学片段
在感受四季的色彩片段中,当讲到夏天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夏天可以吃冷饮、游泳。”这时教师可以继续讲到:“夏天,小动物们也喜欢嬉戏玩耍,游泳是它们最大的乐趣,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夏天的小池塘吧!”生活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中不要局限于课本中的图片欣赏,这样容易加深学生想象的障碍。在引导环节,将学生的关注力从课堂转向生活,又从生活回到课堂。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原来无处不在,都与美术息息相关,一个个灵动的生活画面在他们的脑海里闪现、定格,最终回到课堂中的深入观察、思考。当在美术活动中学生的生活情感被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被调动,也是推动了乐学课堂的构建。
三、构建“对话式”课堂,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在过去,教育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学生相当被动,久而久之,学生变得厌烦、沉默。“对话式”课堂是教育新理念下的新型课堂,这是一种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乐学课堂,师生关系不再是曾经的单向输出,而是一种互相信赖、互相学习、互相尊重的亲密连接。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知道自己有权参与,是受到尊重的主体,从而达到乐学。师生的交互不是一次性的,是一种链状的连续过程,在这种动态链中,他们达到相互的影响。
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当今教育理念下的平等是将课堂作为了互相信任的平台,而这种信任是以爱为基础的。“伪对话”是一种僵硬、呆板的形式主义,教师提出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或者是没有思考挑战力的问题,教师心中早已经预料到了答案,也并不在意学生的回答,这种对话没有丝毫的灵动性,这种课堂的实质仍旧是教师主体的课堂,教师表现出的师生情则是一种“伪爱”。乐学的课堂中,充满着无数的不可预测性,一切都应当随着学生的活动而产生不可预料的结果,而这种不可控制才应当是乐学的精神所在。
着眼于学生在美术学科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创设趣味情境、通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对话,活跃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有效地落实美育的课程标准。美术学科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美育的过程,美术学科也是美育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让学生充分地发挥想像,学生在想象过程中才是其创造能力提升的过程。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把握好学科规律,小学美术教师一定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最有力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