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共筑教育梦想 打造魅力陆小
详情信息

首页 > 详情信息

语文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发布时间2015年6月16日]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一、教材简析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中心来安排材料。第一自然段通过地球与火星相比较得出“孪生兄弟”这一概念,从而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存在。接着根据照片推想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然后阐述了为什么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出声明而火星却不能。

二、设计理念

我的设计理念是:以“读”为主,整合教学资源(目标、内容、手段等),追求教学倡简,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学习语言文字上,即循文品“味”。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寓教于乐,以趣激学”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阅读,以问题为起点,自主阅读为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思维品质。课上完,学生对火星肯定有非常强烈的兴趣,再让他们自己上网查找所需资料,使学生的学习实现“源于书本——跳出书本——回归书本”的理想境界。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清楚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认识火星,了解火星,讨论火星未解之谜。

2.能感受科学说明文用语的准确。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及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索宇宙奥秘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了解人们为什么把火星称为地球的“孪生兄弟”,弄清火星上水的来源。激发学生探究宇宙奥妙的兴趣和培养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

五、教学课时为第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几张神奇美丽的图片,好吗?那坐正,请看大屏幕,边看边仔细听。很久很久以前,大约50亿年前,在银河系(图)发生了一次意外事件,有一块星云在他核心的温度急剧上升之后,燃烧成了一颗黄色的恒星——(猜猜这是谁?)这就是我们的太阳(图)。那些围绕太阳旋转的大量宇宙尘粒逐渐聚集成团,又形成了九大行星,其中有两颗相互靠得很近——火星与地球。(图)

都认识吧,一起说,这颗是——,这颗是——

2.地球是我们人类居住的家园,但人类一直向往拥有新的家园,期待新的生命出现。为此,科学家进行了执着的宇宙探索,终于发现了这一颗与地球生态极其相似的星球——(指图)火星。

浏览“火星图片”

火星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火星的文章。它能揭开我们心中的一些谜。

(指板书)——谁来大声读读课题。齐读

5.理解“孪生兄弟”?

【设计意图:第一段是本文的重点段,主要讲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孪生兄弟”的原因。教师创设情境,以谈话式方法引出课题,一下子激发起学生对火星的兴趣,对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采用自读、引读、齐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那火星和地球这对“孪生兄弟”究竟哪里长得像呢?他们有哪些相同之处?请同学们自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它们像在哪里?(板书:相同之处)

(学生交流,并出示:)

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

2.能不能用你们的朗读让我们一下子听清他俩的相同之处。

1)自己试着读一读。

2)指名读。

(评价:我光听到“同样有……同样有……”,就没听清同样有什么。有什么这才重要啊。)

(评价:读得很清楚,我听得很明白。)

再指名读

3)你们不觉得很神奇吗?把这神奇读出来。谁再来读读。

4)齐读。

3.同学们,你们瞧,这段话中,连用了四个“同样”,这叫什么?知道吗?(排比)。从这组排比中你看出了什么?(相似多)

4.其实,他们的相似处,还不止这些。请同学们打开课外资料,读一读,看看他们还有哪些相似之处。

1)你还读到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响亮地读一读。

2)你发现了什么相似之处?同桌交流一下。]

3)是啊,瞧,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我们也来一组排比句式,说说你读到的相似处。

不仅如此,他俩       差不多,       差不多,       差不多,就连                                    

5.难怪——(引读)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课课前收集的资料在课堂上与文本相结合,使“地球与火星的相似之处”这一知识点更鲜明、更有机地呈现在课堂上,巧妙地激发了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求。】

(三)学习第2——5自然段

1.随着探索的不断迈进,科学家果真发现这兄弟俩除了长得像,还有一样相同之处。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2——5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语句告诉你兄弟俩还有相同之处?请你把找到的句子划下来,大声读一读。

2.交流。出示句子

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

与地球一样,火星上的水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来源。

3.从这两句话中的哪些词语读出他们有相同处?谁来读读,让我们听明白。(指名读、齐读)

从这两个句子中我们知道它们的相同之处是——水的来源。(板书)

4.地球上有水,这已经毋庸置疑,但火星上曾经有水是怎么知道的?书上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

出示:

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科学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资料,发现火星上有干涸的河床,该河床宽达上百千米,远胜过今天地球上的亚马孙河。20043月以后,人类通过对火星岩石的钻孔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

5.都是说明火星上曾经有水,为什么一句中用推测,一句中用推断呢?

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我们来推敲一下。

推测什么意思?(推测:根据事实想象。)

这里由什么想象出什么?(由火星和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想到火星可能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的存在。)

     推断又是什么意思?(推断:根据事实得出结论。)再读读这段话,这里又是根据什么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由干涸的河床和岩石钻孔分析推测并且断定地球上曾经有水。)

如果这两个词语互换,行吗?

6.看,这篇文章用词多准确呀?正是有了照片资料和数据分析等科学证据,科学家们才能从推测走向——推断。

7.这是一篇科普文章,用词相当准确,请同学们读读这两句话,哪儿也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性。

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

与地球一样,火星上的水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来源。

(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

为什么要用上“也许”,“可能”?(这就是科学,它的用词一定是准确、严谨的, 没有证据进行充足的证明时,就不能用肯定的语言来表述。

8.科学是最严谨的,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9.那火星和地球上的水是怎么来的?有几种推测?(两种)

第一种:课文哪几自然段描写的?(3——4)谁来读读。

指名读

第二种情况是怎样的?谁来读读。(5

10.请同学们再次读第2——第5自然段,边读边试试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水的来历讲清楚。同桌之间可以讨论讨论。

11.指名说

(出示:陨石彗星(含水)—— 碰撞火山爆发 矿物(含水)—— 蒸气、雨水——湖泊、海洋)

12.指名说(评价:读书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语,提炼出重要信息。)

13.火星与地球不仅长得像,而且连水的来源都那么一样,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了,齐读第2——5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一段的教学,通过创设讲述的情境,将语言的品味、内化、运用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感受科普说明文遣词造句的科学严谨。】

(四)归纳小结,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在创造生命的历程中,火星、地球兄弟俩原本是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他们几乎同时诞生,也都拥有能孕育生命的水资源,所以人们称——(再读课题),但后来兄弟俩命运却是截然相反。我们地球因为有水生机勃勃,而火星却一片荒芜死寂。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学习。

2.此时,我想很多同学对了解火星有了更多的兴趣。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学习网站,下了课可以进一步的去了解火星。

【设计意图对于小学生而言,有关火星的知识还是初次涉及,学生不

易理解。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给我们提供了强大的信息,通过网络的辅助可以降低学生学习课文的难度,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了本课之后,学生对于火星乃至整个宇宙奥秘一定充满了兴趣,这可是由课内阅读适度拓展到课外阅读的大好时机,所以推荐学生利用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板书: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相同之处   同样……

              水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