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详情信息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期报告
抓细节 重过程 铸习惯的实践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我们惊喜地发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教学方式也越来越民主,学校的教学质量大面积的提高。但我们也发现,学校德育实效性不足的现象并没有得到令人愉悦的改观,在学生身上还是比较明显地存在着,诸如:在生活中,不尊敬师长,对人感情淡漠,缺乏同情心,不能正确对待挫折,不愿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做错了事不承认改正,不讲卫生吃零食现象严重,集体意识淡漠;在学习中,不能自觉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缺少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等。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学校发展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必要。随着《小学德育纲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颁布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的重新修订,再次提醒着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永恒而重要的研究课题。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的“质”的指标。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一个慢功夫,但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硬功夫、真功夫。由此,我们一直在思考:我们该怎样的思想来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来不断改变当前出现的不良现象?作为一所小学,我们到底要给学生成长带来怎样的发展?
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国内外情况来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道德习惯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但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实践的研究。如瑞士学者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柯尔伯格(L.KOHLBERG)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再如精神分析学派侧重于关于儿童焦虑和移情作用的研究。在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也进行了类似相关的研究。如早期的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近期潘菽和朱智贤等人对儿童心理的研究等。
总的来说,学者们往往将习惯与人格的研究置于儿童道德认知或情感的研究之中,纯粹的小学生习惯培养实践方面的研究却很少见。但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习惯养成方面的实践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因此,本课题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探索,具有理论的前瞻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其研究的价值应该说是潜在的。
结合我校办学理念:“以德为首,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人习惯和学习习惯”,为使我校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逐步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我校特此申报《抓细节 重过程 铸习惯的实践研究》此课题。抓实细节,注重过程,努力形成具有我校校本特色的小学生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实践措施、制度抓手、校本教材、课程实施、管理体制、评价策略等。
二.核心概念界定
所谓“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这里是指符合学生行为规范的稳定的行为,在我们的课题里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两方面。
习惯培养实效性高低的关键在于实践与内化,“抓细节,重过程”就是力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对学生支持系列的、易做的、仔细的、较难自控的行为习惯进行锲而不舍的教育与实践,多管齐下,持之以恒,进而促使学生形成自觉的言行,引导小学生“学会为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存”,从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做人习惯。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指我校这所农村小学中近三千名的学生,其中本地生和外来学生约各占半数,在习惯素养方面可谓参差不齐。“铸习惯”的整个涵义,不仅包括培养小学生好的行为倾向,同时也包括矫正小学生不好的行为倾向,从而真正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研究的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两大方面,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初步探讨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2.研究良好的基本习惯的时代性和差异性,研究适合我校实情和特色发展需要的学生养成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3.通过科学的评价策略,提升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实效性。
4.通过课题研究,在全校营造良好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良好氛围,完善学校的管理学生的制度建设,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本课程。
内容与重点:
1.对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如何整理划分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习惯,并根据年级特点制定出具有我校特色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结合实践编制校本教材《十好十课伴一生》,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实施校本课程。
3.对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如何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通过哪些有效的途径发挥最大的效益来培养和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并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定出的规范。
4.如何建立有效的评价手段,检测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研究原则
1.正面教育的原则。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贯彻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使学生统一认识,掌握正确的行为标准。
2.系统性原则。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大家的配合。在校内,班主任要常抓不懈,任课老师要互相配合,少先队、团组织要发挥作用。在校外, 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等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发挥德育基地、劳动基地的作用,促使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合力。
3.活动性原则。单纯靠说教,学生不容易接受,还会使学生感到厌倦,那么效果也当然差了。所以学校、班级要多开展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化课程,使学生在活动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并在不知不觉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循序渐进原则。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而且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先要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有哪些不良行为习惯以及有形成的原因,再进行教育,帮助其慢慢改掉,可千万不能要求过高、过快,追求立竿见影。
五.课题研究方法:
1.教育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科学方法,了解学生和教师对习惯养成和养成教育的想法和做法,为课题深入开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小学生养成教育相关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改革经验,少走弯路,为课题研究出更高的成效服务。
3.行动研究法:在计划—行动—反思--改进—行动的研究过程中不断调整,解决研究中和实施中的实际问题。
4.个案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选择不同类别的案例进行个案研究使其不断优化,并形成范例。
5.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中所采取的方法、措施和获取的研究资料、取得的效果进行经验总结,争取提示出一定的规律,使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六.课题研究的措施与成效
(一)校本课程,课题研究的主阵地。
1.合理选择内容,开发“校本教材”。
教材是课程开设的载体,是具体工作的凭借,更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保证。为此,学校以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小学阶段德育目标为理论指导,以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具体依据,同时结合本校办学理念“以德为首,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人习惯和学习习惯”及学校长期推行的学生“十个好”的实际工作情况,学校课题组编印了校本教材《十好十课伴一生》。教材突出习惯养成,以行为训练为主要内容,重操作、重评价、重反馈。另外我们编写了《学生行为规范三字歌》、《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三十条》、《优秀队员十个“好”》作为学生平时读背内容,并在实施过程中,制定下发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实施方案》和《小学生学习习惯实施意见》、《关于扎实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方案》、《陆家中心校学生“十个好”测评表》等,作为学生习惯培养研究的辅助教学内容。
2.规定、灵活结合,保证开课时间。
校本教材《十好十课伴一生》,每课内容的新授时间为一课时,这节新授课现安排在班队课来上,保证每两周拿出一节班队课的时间来上养成训练课,这就是学校要求的一般“规定”,此基础上再由执教老师“灵活”处理、安排其它训练内容。因为习惯养成训练不是一节课就能够解决的,大量的具体指导、反复训练及督促检查等工作,须结合到平时,至少用三至四周的时间来强化巩固,这些工作由老师抽取其它如“晨间谈话”等时间来完成。这样有助于教师依据学生、班级及其它实际情况灵活授课。努力做到了“规定”与“灵活”的合理结合,保证养成训练校本课程开设的时间及效果。
3.专门人员与任课教师结合,进一步落实训练内容。
由于好习惯的训练与班主任的工作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原则上“养成训练课”都由班主任来执教,每学期初
(二)环境教育,课题研究的大平台。
环境泛指人生活在其中并给人以影响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充分体现德育意识、影响学生个体品德形成的客观存在的德育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环境”。研究中我们意识到,学生很容易受到这种来自周围环境中被心理学称为暗示的影响。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重点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校园文化,专栏宣传。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因地制宜地美化校园环境,能浓厚育人气氛。校训“习惯成就品质”六个金色大字高高镶嵌于学校教学楼最显著的墙面上,每一位师生员工都能仰首即见。一组融合中外大家有关“习惯”的名言书法作品,悬挂于办公楼的廊道内,学校食堂内,张贴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名言警句。同时,我们还注重优化育人的软环境,优化每个学生的生活态度和节俭品行。围绕“做人习惯和学习习惯”,我们制订了《陆家中心校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重点做好“123”,即:“1”是围绕一种精神(班级目标、口号等)制订班级名片。“2“是开展两种活动:一是班级静态文化设计活动;二是班级动态文化教育活动。“3”是建立三种制度:一是“班级规范我来定,我为班级献计策”制度;二是根据《陆家中心校学生行为规范‘三字歌’》,结合学生“十个好”作为评价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准则;三是依据《陆家中心校常规管理实施意见》,实施五项评比,作为学期末评选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等评优的准则。精神凝聚力量,制度督促规范,规范打造习惯。
2.书籍净化,心灵沟通。
学校实施“新教育”《营造书香校园,享受成快乐》课题研究,每班精心布置图书漂流角,每天开辟固定的三十分钟午读时间,推荐给各种年龄学生阅读的文艺作品和必读书目,指导阅读并举行读书报告会、谈话、讨论会、经典诵读比赛等,构建了浓郁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提升了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读好书基础上通过“成长日记,榜样示范,格言激励、不断反思”等“道德长跑”活动,达到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促使学生积极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
校园优良环境的创造需要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努力。学生在养成教育环境中既是接受教育影响者也是对他人施加教育影响的信息源,他们在创造环境的同时也在接受教育,形成好习惯。
(三)打造良师,课题研究的主力军。
1.重师德,塑形象。我校认真落实《昆山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的首要任务来抓,通过深入开展“政风、行风”建设,“树新风、展新颜”等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有效塑造教师高尚的师德和健康的人格。学校经教代会讨论通过《陆家中心校师德考核方案》,采取个人自评、小组互评、考核组考评的方式对每位教师进行考评,做到民主、公开、公平、公正。坚持每学年评出30%师德优秀教师予以表彰,并在此基础上再拔优评出若干名师德标兵,有力推动了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学校通过家委会、校务公开栏、校长信箱、学校办学情况调查表等方式对学校师德考核进行监督,从而不断提升群众对学校师德的满意率。
2.重专业,促发展。学校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校本培训计划,建立了教师三年成长档案,每年与教师签定《陆家中心校教师目标管理责任书》,促使全体教师都树立主动发展的思想和明确的前进目标。其次,通过学校主课题的积极引领,教师个人微型课题的务实研究,课程研究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等方法和途径,促进教师“勤学习、重科研、乐服务、善合作、求发展”习惯的养成,打造“学有优教”的教育品牌。第三,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进修和培训,每年均有相应的培训计划和活动,确保教师培训费用不低于教师核定工资的1.5%。促成教师品德高尚、言行诚信、底蕴深厚、特色鲜明。
3、重培养、助竞争。我校规模比较大,分为三个校区,教师总数至目前160人,学校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75%以上。因此,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要使每一个校区都能优质均衡发展,需要每个校区都有一批优秀教师引领。学校制订“名优教师”、“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助推优秀教师的培养,同时激励教师形成良性竞争。每学年针对三个校区的教育、教学情况,学校加强各校区教师间轮岗交流,轮回循环,确保每个校区,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有优秀、骨干教师典型引领。同时,让每个教师参与学校全局性管理,使全校教师形成一盘棋,整合目标键,以目标为轴心整合教师资源、挖掘教师潜能、形成整体合力,真正产生“团队组合”以整合效应。
良好道德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人的完整品格结构发展中质变的核心。在研究学生良好道德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充分重视了德育的示范性,有效发挥了教师的人格力量。
(四)多方合力,课题研究的主通道。
1、各条线、部门齐抓共管。每学期初学校的工作思路,各处室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学校主课题“习惯成就品质”提出相应的工作重点、目标和要求,并要求配有相应的活动作保证。如一年级新生,要求在两周内熟记“十个好”,六年级学生开展习惯讨论、评比。每周班子例会,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是必议内容,通过部门的交流和建议,整合重点,剖析难点,并对各班下发“学生习惯提醒通知单”,予以各班参考、重视。学期末,学校通过文明学生、文明班级等评比,树立典型、激励先进、督促后进,促进全校师生把|“习惯”培养放在学习、工作的重要地位。
2、各科教师、各班学生齐头并进。为了促使各科教师一起参与到学生的好习惯培养上来,学校印制《各科教师习惯教育管理调查表》,每月由“习惯训练室”负责下发给每班同学,由学生评议每一位老师的负责态度和程度,提醒并帮助教师切实做好学生诸多习惯的培养。学校还印制《班级习惯教育情况反馈表》,由本班的每位任课教师填写,习惯训练室根据每个班的反馈情况,结合班子人员每周值日情况,通报班级、督促整改。
3、学校、家庭、社区齐心协力。多年来,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教育都是一种美好的展望,是一种努力的方向,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良好习惯的培养更需要将三种途径结合起来。 为此,学校首先要加大与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正确认识自己在孩子习惯教育中的责任,认识家庭教育的生活化、渗透性特点,使家庭成为对孩子进行习惯训练的重要场所。学校家长学校加大对“优秀家长”的评比工作力度,对以往的评比条例重新作了修订,一方面有助于对家长的教育产生一定的正确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力求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每学期开学初,由少先队负责到社区了解情况,针对本社区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习惯训练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了解社区,服务社区。同时,还将积极调动社区力量,通过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建立习惯教育活动基地等,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配合的习惯教育工作新格局。
(五) 科学考评,课题研究的好向导。
1、以过程评价为主,总结评价为辅。行为需要很长时间才可能真正转化为习惯,其间还可能时常出现反复或转化。因此,结果的评价是很难操作的,其意义也并不大。因此,习惯教育要注重过程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行为形成轨迹的反映,成为学生行为形成的导向。我校目前评价手段一是以《十好十课伴一生》每一课后面的“互动平台”为载体,每上一课就要实实在在地按内容进行评价,以强化每一课的专项教育效果。二是分“学校、家庭、社区”三块内容全面落实小学阶段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要求,每月评价一次,择优授以“星级队员”称号,在全校大会上给予表彰、鼓励。三是加强值周检查制度,对每周都被评为“流动红旗优胜班”的班级期末授以“星级中队”称号,并在班级考核评比中,加两次“优胜中队”的成绩。而对于全学期有三分之一周次没被评为“流动红旗优胜班”的班级,期末班级考核评比时,要减去一次“优胜中队”的成绩。
2.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习惯教育课程不同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程,不可能用以往这类课程的笔试形式进行行为测试。因此,在考核评价中我们除采用一些“问答卷”形式以外,应更加注重以灵活多样的活动化形式对学生的养成行为作出检测。常用的有:记录评价、档案评价、游戏化评价、情境模拟评价、检查评价等等。
3.广纳多样评价人员。习惯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但同学、教师、家长、社区人士等等都可以成为其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参与者,因此,评价自然应该跳出以往“师评”的框架,广泛采用“自评、同学评、家长评、其他人士评”等多种形式,力求采取多角度的评价观点。
4.以质化结果呈现。习惯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每一次、任何形式的记录,都不出现分数,而要提供尽量用文字说明其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期末,还要将评价结果列入“素质报告单”。
七、研究成果
回顾研究进程,我们认为整个研究发展是正常的、效果是明显的,我们从中获得了以下成果:
1、《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实践与研究》研究中,学生热爱生活,生活的好习惯多了;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的好习惯多了;学校德育水平稳步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2、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理论水平得到提升,德育队伍建设更趋完善。无论平时上课或者是研讨课上,大家都关注教师在课上课下培养了学生那些良好的习惯,使教研有了共同话题,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教师都意识到: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小学生思维,生理发展规律,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动机为核心的习惯培养,有利于学生终生。
3、研究、总结出来的良好习惯成为指导和规范师生教育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依据。
(1)具体有如下需培养的好习惯:
生活上:守时惜时习惯、诚实守信习惯、懂得感恩习惯、动手实践习惯等。
学习上: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堂教学中的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作业书写整洁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珍惜时间的习惯;刻苦钻研的习惯;勤学好问的习惯;合作与交流的习惯;独立钻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习惯。
(2)根据学科性质特别需要培养的习惯,如:
语文方面:课外阅读的习惯、语言积累与应用的习惯、感悟语言与体验语言美的习惯;
数学方面:计算仔细的习惯、探索规律的习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
科学方面:细致观察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科学探究的习惯、规范操作的习惯。等等。
4、研究中巩固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典型好方法。
(1)结合古今中外名人的优良习惯、身边的具有好习惯的人的成功例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意志。良好的习惯属非认知因素,但在智慧活动中具有动力和调节功能。经常给他们讲一些成功人士的事例,他们会发现良好学习习惯给学习带来优异成绩,也给各方面活动带来好处,就会让他们感悟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好处。调动不同类型学生的积极情感,帮助学生建立克服困难,形成良好习惯的意志品质。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层渐进。“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我们在给学生制定方法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采取不同的方式和要求,因材施教。只要他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我们就及时表扬和鼓励,成为良性循环。
(3)反复训练强化法。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仅靠一朝一夕的功夫,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过程,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适度进行反复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在不断巩固中提高。
(4)构建多元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我们构建了立足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参与状态、学习习惯与合作意识,我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了能体现评价内容的评价模块,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结果记录下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自己了解自己,准确评价自己的发展过程,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后续研究的思考
一方面,在近三年的课题研究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开展《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实践与研究》是落实素质教育、实行新课程改革的正确举措,是对学生一生发展负责的责任感的充分体现,是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高的有效策略。因此,开展此课题研究是必要的、有价值的。
另一方面,从研究中我们发现,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培养研究的深度和培养的力度,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从我们所构建的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和方法尚属雏形,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完善;在研究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因此,我们必须不懈追求,深化研究,以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