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详情信息
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
陆家中心小学校 梅漪涟
摘要: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也称为信心。自信心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习、竞赛、就业、成就等多方面的个体心理和行为。
关键词:小学生 培养 自信心
作为正在接受着教导和知识的孩子,拥有自信心是他们必备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自信心对儿童心理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开发学生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维方式,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基础;运用赏识与激励,是树立学生自信心最重要和有效的方法,善待学生的过失是重树学生自信心的有效方法;善于发掘学生潜在优势,是牢固树立学生自信心的需要;鼓励学生展示自我,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那怎样才能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呢?我总结了大概两个途径。
一、教师信任所有的学生,为每个人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实验证明:教师信任学生,对他们怀着期待,学生就会微妙地觉察到教师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进而对教师产生好感和信任,同时也激发了自信心,产生了进步的动力,从而实现教师期待的目标,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学生是否受到教师的信任与期待,其自信心的强弱反映不同,进步的程度也有所差异,教师给予每个学生以信任,能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使其成为认识自身价值的镜子,是其获得成功的力量源泉。
我的班级中有一个“学困生”,他的作业除了速度慢,连正确率也是令人担心。是老师办公室的订正作业的“常客”。在平时的练习中也是经常扮演着末流的尴尬角色。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在我教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时,由于都是需要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所以我教了班级学生一个解题的“套路”:根据某两个条件,可以求出某个问题,再根据另两个条件,可以求出最终的问题。有一天,我在教授新课时,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学校请三四五三个年级的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其中三年级学生植树55棵,四年级学生植树的棵树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学生植树的棵树比四年级多了23棵,五年级植树多少棵?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在草稿本上完成。在请同学来交流的环节中,我看到了那个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殷切的眼神看着我,向我表达着他也想说的想法。于是我把他叫了起来。
他站起来时,班级里的孩子都露出了一副“我不相信你能回答出来”的表情,甚至有几个学生没有把举着的手放下,都等着他回答不出来,老师再次提问。他被吓到了,支支吾吾的不肯开口。于是我就先安慰他“不急,你已经举手了,说明你是会做的,来,说说看!”在他没说完“根据三年级学生植树55棵,四年级学生植树的棵树是三年级的2倍,可以求出四年级植树多少棵”时,我轻轻鼓励了他“很好,然后呢?”“用55×2=110(棵)。再根据四年级植树110棵,五年级学生植树的棵树比四年级多了23棵,可以求出五年级植树多少棵,用110+23=134(棵)”然后他一口气说完了整个解题过程。讲完,全班同学都震惊了,并用掌声鼓励了他。我知道,我对他的信任和鼓励支持,让他对自己有了信心。他已经把这道题目做出来了,他只是缺乏展示自己的自信和平台。
二、学生信任老师,在探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人们由于创造出一种科技的或精神的成果,受到表扬,获得奖励或在矛盾冲突中战胜自我,理想得以实现而获得的愉快心理,称为成功体验。成功体验带来的心理效应增强自信。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培植学生的自信心,不能靠说教,必须使学生在克服困难战胜逆境,获得成功的实践中去自身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合理的成功预期,并且不断和他们调整期望值。
例如,学生的数学学习参差不齐,统一的作业内容会使有的学生感到吃力,从而渐渐地厌恶做作业,学习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更加下降。但是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如果每天能做点拓展的习题,也对自己的成绩提高有所帮助。因此我每天分层布置作业,大部分学生完成比较基础的习题,而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将拓展题也完成。但是不管是哪个学生就任何层次的作业题向我提出问题,我都把解题思路告诉他,让他回家顺着思路再思考解答。判作业时也不按层次给成绩,只要全部做对了就是“优+”,进行全班表扬。再和做错题的学生细细分析,肯定他付出的努力,鼓励他“你只要把某某地方稍微改一下,就会更好。”,等到学生改完错题后,再奖励个“优”。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不但能将基础题做完,也会将拓展题向父母询问,直至做出来,为的也是能在上课时班级同学讨论是能大胆将自己的想法和全班同学交流。这样做,能够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自觉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引导学生满怀信心地投入学习,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完成学习任务。
最后,我们必须承认:孩子之间是有差异的,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学好数学。有的学生再信心十足,最终也成不了数学尖子。教师一定要客观地对待这种差异,对学生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评价,更不能横向比较,必须看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起点,每个学生只要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就应该承认他是能行的。有的学生经过一番努力,才得了60分,我却象对有些学生得了100分一样为他感到高兴,给予表扬。教师只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才能看到孩子们在学习数学中的点滴进步,才能真正鼓励孩子们都能说:“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