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详情信息
小学数学“升和毫升”教学点滴谈
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 梅漪涟
摘要:《新课标》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因此,教师必须在组织教学,传播知识的过程中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有效的、充分的学习体验,实现由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的转变。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人人能够参与。下面我就怎样在课堂教学“升和毫升”这一话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升和毫升、实践
一、课前预习 了解知识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而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在生活中应用它,尤其是小学数学。所以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然后通过“收集素材,整理素材,归纳素材”,发现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这样既可以积累数学知识,又可以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此,学习与生活互相结合,相得益彰,学生就更喜欢学习数学了。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做到以“实际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和知识来源,在课堂上加以运用和启发,于是学生多了一重渠道去理解书本上的数学知识。在教学“升和毫升”这课之前,我让学生利用周末的空余时间,到商场里进行调查。充分利用到学生生活中的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情认识。另外,因为事先已经对于物体的容量积累了一些认识,所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难点已经被分散开了。学生能立刻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他们的学习信心和热情也就被大大地激发了。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示,在超市观察商品包装盒包装纸上的关于净含量的标识,初步理解“升”和“毫升”的意义。而亲自掂一掂更能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用升和毫升做单位的物体到底有多大。而且他们找超市找了一圈,发现只有卖水、油、饮料等液体的标签上才用升和毫升做单位,在心中初步形成“升和毫升是用来描述液体的”这一概念。学生提前了解了一些升和毫升的知识,深深地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系,学好数学对生活有更有帮助,这一想法已经在学生心中无形地生根。
二、课堂教学 学习知识
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思维方式、知识基础各不相同,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和消化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和感受。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每位学生的“独特”,支持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学习的过程,整理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升和毫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容量单位,甚至“容量”这一概念对他们来说也是陌生的。根据这一点,教师要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课堂上除了机械性地重复书本概念,还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思考、操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通过具体的看一看、猜一猜、倒一倒、辩一辩等多种活动的参与, 亲自经历和体验1升、1毫升液体的量,初步明白1升,1毫升的物体有多少这一概念。书本还特地设计了两个活动,通过把量杯中的1升水全部倒入一个长1分米,宽1分米,高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对比两个容器的容量大小,让学生实现从书本到实践的学习的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第二个实验是使用滴管吸取1毫升水,看看1毫升水有多少,再把它滴在手心上,数数大约有多少滴。学生对于毫升这一单位的认知比较少,生活中1毫升的东西实在太少,所以要利用实验让他们切身感受一下,才能增加了解。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反复训练 掌握知识
有了良好的思考作为基础,进行课堂探究时,学生的个人“独特性”就体现得更加明显了。教师更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出现,鼓励和欣赏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学习过程,获得不尽相同但是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在教学“升和毫升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时,先请学生观察两个小量杯中的水,都是500毫升,算一算,学生得出结论,两杯水一共是1000毫升。之后我把这两杯水倒入一个大量杯中,学生准确地读出了此时量杯上的示数是“1”。再次观察发现,这个量杯是用“升”作为计量单位的,也就是说,这两杯水是1升。明明都是这些水,为什么它们的量不同呢?学生经过讨论,发现它们使用的单位不同。前者是1000毫升,后者是1升,从体验中领悟“1升=1000毫升”的关系,为升和毫升关系的揭示做出实际性的示范。
下课后为了学生巩固新知,我在教室里放了1瓶净含量1升的矿泉水,和两瓶净含量500毫升的矿泉水,以及若干个大小相同的一次性杯子,让学生亲自倒一倒,1升和1000毫升是不是能分装倒入同样多的小杯子里,从而用实际的实践活动巩固了学生对“升和毫升”关系的理解。
在巩固练习中,我还联系设计了一道思考题:“你能利用右边的只有700ml刻度线,和300ml刻度线的两个空杯,把左边杯里的1升水平均分成两份吗?”学生凭着想象很难模拟出倒水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我从实验室老师那里借来了3个量杯,按照题目要求盛好水,标好700mL和300mL的刻度,让学生分组实验和记录。学生出了很多的主意,也设计了不同的记录方法,最终整理出来一张清楚明了的解题表格:(借用一个空玻璃杯,标号D)
过程 | A杯(1L=1000 mL) | B杯(容量700mL) | C杯(容量300mL) | D杯(mL) |
原始 | 1000 | 0 | 0 | 0 |
A往B倒700mL | 300 | 700 | 0 | 0 |
B往C倒300mL | 300 | 400 | 300 | 0 |
B往D倒光 | 300 | 0 | 300 | 400 |
C往A倒光 | 600 | 0 | 0 | 400 |
D往C倒300mL | 600 | 0 | 300 | 100 |
C往A倒光 | 900 | 0 | 0 | 100 |
A往B倒700mL | 200 | 700 | 0 | 100 |
B往C倒300mL | 200 | 400 | 300 | 100 |
C往A倒光,D往B倒光 | 500 | 500 | 0 | 0 |
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巩固了升和毫升间的单位换算,又在自己的操作中得到感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引导互动 巩固知识
在每一节课程的结尾,能不能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判断、想法进行反思,甚至对本节课的思维方式做一个总结和思考,是决定他们是否能抓住数学思维内在实质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在总结中强化所学,在反思中内化所感,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充分循环体验。
当然,最后老师也要对自己这一单元的表现进行总结和反思。本单元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层次认识并学习了容量这一新的概念,并由于需求进而认识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接着通过实验认识1升、1毫升容量的大小,直观认识1升、1毫升有多少,最后将这两个单位放到生活中进行实际整合和运用。在实验中,教师和学生合作互动,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充分体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在练习中,教师又利用学生已有的对升和毫升的感性认识为基础,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容量的意义,进一步加深对容量的认识。这样的设计,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以生活经验为基础,逐步上升为数学的概念,然后回到实际中加以理解,这同时也是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体验和实践”是一条教学生命线,它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从课前预习到上课的过程,它也牢牢地将学生的练习甚至之后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要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用内心的体验来学习数学。并不断地在体验和实践中巩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