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共筑教育梦想 打造魅力陆小
详情信息

首页 > 详情信息

小学语文高年段群文阅读的策略探究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0年7月10日]

小学语文高年段群文阅读的策略探究

结题报告

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  王伊璐

一、提出的背景

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于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来说,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感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目标”。教学大纲规定: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近年来的语文课改中,我们在如何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问题上,存在着形式主义,对新课程的运用浮于表面。最突出的一个现象是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不自觉。特别是阅读教学中限于传统的做法,没能灵活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一味地注重“预设”的教学程序,往往使“教”与“学”的行为单一而死板。在小学阶段的高年段,是初中段的过渡和衔接阶段,这一阶段的阅读对于初中阶段的阅读和写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关键时期培养学生阅读感悟的能力,对一个人的身心发展和终身学习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个课题的提出是结合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语文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以促进我校语文教学进一步深入进行课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题界定和理论依据

课题中的“小学生”主要指我校这所农村小学中近三千名的学生,其中本地生和外来学生约各占半数,在习惯素养方面可谓参差不齐。小学高年级学生可塑性较强,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掌握技能的速度较快。但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阅读和习作的教学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只对学生进行单篇文本的阅读分析教学,向学生注入大量相似的阅读材料,但却不关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过程,不交流形成的共识,不注重学生整体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群文读写是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了语文的实践性,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习作中注重素材的整合和价值观的引导。

所谓多读、正确地读,就要让孩子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从小懂得“读书的有效性”。所谓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也即有效的阅读教学。一般来说,有效的教学一方面取决于师生内部的心理活动意识,另一方面取决于师生的行为表现。从实际意义上来说,研究教学的有效性或者研究有效的教学最终是从研究课堂教学行为表现来获得的。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人们习惯于将有效教学研究的视点只放在教师教的行为上而忽视学生学的行为表现,现代教学论研究主张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必须既研究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还要研究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是语文课程改革中重要的内容,我们结合我校的实际展开语文群文阅读有效性的研究。

理论依据:

1、《国家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教学应当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新的基本理念说明: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建构主义的理论观点。这种策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教学意义的生成起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教学中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的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3协调理论。

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要素构成的系统。各种要素如果配合得合理、恰当,达到一种协调状态,就会形成一种合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反之,就会形成一种分力,每种要素不但自身的优势不能发挥,还会抵消别的要素的功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协调是一种指导思想,协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协调是教学目的。

三、   研究的目标

1、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出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圆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面向全体小学生,遵循教学规律,以学定教,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结构,研究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行动策略,努力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通过课内外贯通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教会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学校形成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氛围,带动学校教师形成一支较强的语文教师队伍,提升学校的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把本课题研究融入常规教学中。围绕“课堂有效”,以 “一课多议,渐进提升”的小本教研模式为载体,经常开展说(说课)、讲(讲课)、评(评课)、研(集体研讨)、思(课后反思)等一些列教研活动,引导教师通过经常性地研究,自觉加强教学反思,努力提高教师有效课堂的自我觉察水平。

3、在我校“健雅”课题的引领下,着力构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自主性,自动性品质,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内容与策略:

既然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以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为突破口。

1、分析当前影响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制订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相当访谈法,了解当前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学生课堂学习有效程度,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主要因素,以便对症下药。

(2)针对问卷调查对我校学生语文课堂学习有效程度的调查了解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将展开专门的分析与研讨,具体分析语文群文阅读有效性不高的主要因素,寻找、确定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突破口。

2、研究、实施与总结“小学高年段语文群文阅读的有效性”行动策略。

针对高年级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剖析所认识的问题确定一个突破口,具体研究提高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优化策略,展开旨在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行动研究。坚持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最终通过实践验证而形成能够显著优化本校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实效的具体策略。纵观我们乡镇语文群文阅读。正如杨再隋指出的:“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难认的字不多念几遍,难写的字不多写几次,该解释的词不解释,该辨析的词不辨析,该品味的句子不反复品味,该归纳的段意不归纳,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识,标点符号知识更是一溜而过。”这段话讲的也是高年段阅读感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而提高高年段阅读感悟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

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导致高年段阅读感悟教学低效的因素归纳起来有:目标不明确,对年段阅读目标、课时阅读目标把握不准;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讲到底,一问到底充斥课堂;泛读、滥读比比皆是,只一味的读,没有层次、没有点拨、甚至没有要求;不重视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高年段阅读提出如下要求:1、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2、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合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拿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结合以上的要求,我校提出了“群文阅读”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群文阅读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学生的自读自悟,这就需要教师减少课堂上讲授的时间,真正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学会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表达,并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这种看似少了什么的“让学”,才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真学”。这种有所“舍弃”的语文实践无疑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也是我们“健雅”课堂理念的体现。具体策略:

1、提高课前准备工作有效性的研究。

(1)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教师备课应该独立钻研,自主备课;倡导合作研究,进行集体备课。自主备课要求备教材、学生、资料,备重点难点训练点,备思路,备教学策略。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切实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

(2)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一是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并通过课堂训练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以教促学;三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

2、提高课堂操作有效性的研究。

(1)灵活确定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有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目标应根据教材、课时、班级学生来确定,并应有所侧重;其次,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调整预设目标;再次,教师应主动对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估。

(2)正确定位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同时教师也是自我专业成长的主体。课堂中教师应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努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感。

(3)创设和谐教学环境:

①创建充满关爱和尊重的学习环境;②建构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真实问题情境;③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参与氛围;④创设学生自我调节型的学习环境。

(4)注重生成教学结构:

群文阅读要求教师要选好主题和文章进行备课和出好阅读理解。选择篇目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相关的文本。既可以以文章类型为线索,如神话故事,可选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进行群文阅读,了解神话特点;也可以以作者为线索,把李白的诗放在一起进行阅读……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来安排教学,体现一种主题学习的风格,凸现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互动,凸现课程资源的创生开发及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

(5)采用灵活教学方式:

包括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语文群文阅读现行常用的方式有问题教学法与读书感悟法。我们要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式。问题教学法重视教师的引领,较适于比较理性的文章,引导学生阅读;读书感悟法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较适于比较感性的文章,对精彩描述进行理解品味。

(6)鼓励为主学习评价:

⑴学习评价要有激励和批评。⑵学习评价应是有针对性的评价。⑶学习评价应是发展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不伤害学生自尊。

 

五.课题研究方法:

(1)加强高年级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优化环境,让书香弥漫学习生活时空,让阅读伴随学生快乐成长。

(2)引领读书:开卷有益——常读书;良师益友——诵经典;师生共读——开设“阅读课”;美丽性情——欣赏文章。欣赏美文、古诗文、故事,对朗读的文章进行评析,使他们从小就受到语言文字美的熏陶,并且能将这些优美的语句积累下来;亦动亦趣——以读书活动为载体;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日记伴成长。

(3)阅读指导:利用多种途径向学生推荐经典书籍,并指导读书方法,选读和共读结合,组织多种形式的班级读书会,创造性地开展多种读书活动,定期向学生推荐选书目,并组织学生谈读书体会;每周一次阅读课,认真指导学生阅读,尤其是组织好对共读书目的读书会;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4)针对不同教育环节、不同课型,备课组活动时语文老师针对自己班级的情况探讨实施不同阅读指导方法,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比如,上高年级的课文时,阅读叙事性作品,要指导学生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的阅读方法。阅读诗歌,怎样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教给学生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等。

六、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8年12月——2019年4月)

1.反复研究,确定方案;2.由专家给予实施框架,撰写方案;3.组织研讨,制定目标及操作体系。

(二)实施阶段(2019年4月——2019年6月)

1.深入学习、研讨,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共识;2.组织教师扎实地研究,逐步形成成果;3.定期组织学生个案研讨活动,展示研究的实践成果,并作中期鉴定。

(三)总结推广阶段(2019年7月——2019年12月)

1.完成各项有关测试,进行对照、分析;2.整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规律。3.完成研究报告,举行结题会;4.汇编课题研究成果集。

七、研究的收获及分析

经过一年的研究与实践,我的研究的课题与我校的阅读教学都有了明显的收获。我校高年段的阅读课程依托于此课题的研究基础。

个人获奖:

★2018年6月:《浅谈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的微阅读能力发展的策略》发表于省级刊物《文存阅刊》。

★2018年10月:《浅谈写景类文本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发表于省级刊物《好家长》。

★2019年7月:《小学语文叙事性散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发表于省级刊物《考试周刊》。

★2019年8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整合分析》发表于省级刊物《语文课内外》。

★2018年12月《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性》获苏州市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

★2018年12月《浅谈写景类文本的有效教学策略》获苏州市教育论文评选三等奖。

★2019年9月:《写景类文本语言表达艺术教学微探》获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评选二等奖。

★2019年9月:《让学生习作折射出一个“真我”——浅谈陶行知思想在作文教学中的指导》获获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第十一届“行知杯”征文三等奖。

★2019年12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整合分析》获苏州市教育论文评选三等奖。

★2018年10月:昆山市小学语文写景类散文教学策略研讨活动中作《高年级写景类散文的教学智慧》讲座。

★2018年11月:苏州市“十三五”课题中期成果鉴定活动《黄山奇松》。

★2019年3月:2019昆山市小学语文优质课暨基本功大赛中获高年级组三等奖。

★2019年3月:昆山市第三名师工作室教学专题研讨《给家乡孩子的信》。

★2019年6月: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开题活动《莫泊桑拜师》。

★2019年10月:昆山市第三名师工作室关于开展统编版教材中年级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海滨小城》。

★2019年12月:昆山市“小学语文教材延伸性阅读课程化研究”专题研讨活动中执教六年级绘本阅读指导课《黎明》。

学校层面:

1、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增强。主要得益于三点:(1)教师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多阅读,多做题。(2)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3)开展语文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学生寓学于乐,以趣激学,让书本知识实践化,从而加深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教学水平有所提高,教学效果也有明显提升。我校语文教师在昆山市“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得一等奖7名,二等奖7名,在昆山市青年教师会教中唐秋艳老师获得语文组二等奖;马淑贤老师被评为2019年度昆山市全民阅读先进个人;蒋蕴颖老师被评为昆山市优秀指导老师;多名老师的阅读类论文获奖发表。

3、 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经过一年的实验,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不但学习兴趣高了,阅读能力提高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有80%以上的学生表示自己喜欢参加各位语文活动,同时也获得了不少的成绩。三名学生的文章在《校园文学上发表》;多名小记者文章发表在《昆山日报》上,我校被评为昆山市优秀小记者站。

4、 八、课题存在的问题

1、尽管我们不断在学习理论知识,但学习还是很不够的。由于缺乏更为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的研究还不可避免地有“鼠目寸光”的感觉。今后还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探究。

2、我们作为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初涉教研领域,对于课题实验过程中有些环节操作不够规范严密。

3、学无止境,同样教学艺术的探求也是无止境的。我们应该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应该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不断探求。

 

 

 

参考文献:

  [1]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10.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17. 

  [3]《阅读求知发展(小学生发展性阅读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 

  [4]吉姆·崔利斯著《朗读手册》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9.7 

  [5]《陶行知教育名篇》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1
  [6]《今天怎样做教科研》  教育科学出版社   冯卫东著 2011.6.1

  [7 ]《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