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共筑教育梦想 打造魅力陆小
详情信息

首页 > 详情信息

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0日]

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  刘兰芳

摘要:一位商业巨头在辞职时说:“我打败了所有的对手,却输给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需要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祖国需要创新人才。新课程改革正是迎合这种创新,对小学生提出了“创造性学习”。因此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重视对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意识、小学生、培养

对于我们来说,创造性学习仍然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而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它自己独特的意义。这种学习与我们普遍认为的学习是相对的,这种学习能够更大限度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多维度的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解放小学生的天性,让他们在自由轻松的空间获得新知。创造性学习是这个时代必然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不得不科技创新、知识创新,也只有不断创新才可以使我们国家一直强大,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开始。

首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我们才可以谈创新意识的培养。学习兴趣指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接受情绪。并不是老师强硬把知识灌输给他,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主动积极地去探索,从而获得新知,这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律。兴趣可以促进学习,所以兴趣是学习的原因;然而兴趣又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这样兴趣又是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线段的初步认识”时,在上课的开始,我让同学们猜一个谜语:“一条条,一根根,编制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着。”这就极大引发出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提出今天所学内容“线段的初步认识”。

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

爱因斯坦说:“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现代教育学理论指出指出,出现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问题可以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学生如果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因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通常会问:“在这道题中你得到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种问题许多学生不愿意回答,原因是他们没有认真思考出题本意,或者提不出什么问题。在与同事交谈中,我发现随着年级的递增数学课堂中积极发言的学生会越来越少。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上课与老师互动的人数在一半甚至以上,到了中年级只有1/5左右的学生,到了高年级更可怜,有的时候就是老师站在讲台上唱独角戏。造成这种现象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忽视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三、合理、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

合理、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在新课程改革中,也体现了对于小学生培养想象力的重要性,想象力就是在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把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构成形象或独立构思出新形象的能力。简言之,就是人的形象思维能力。教学实践证明,无论学习哪门学科,都需要丰富、合理的想象力。比如数学学习,想象力对于数学概念、空间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我现在教二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书中给我们的物体都是平面图,这就需要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在实物或实物图与相应视图之间正确建立联系,为以后学生学习几何部分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想象力,能调动多种感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小学生年纪小,形象思维能力差,而小学数学知识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这样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大胆猜想,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例如:我在教授三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中,让学生提前把数学书后面的蝴蝶、飞机、天坛的轴对称图案剪下来,在课上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明白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同时我也让学生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图案剪下来,通过动手折一折,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动手实践是思维的基础,是智慧的源泉。因此,动手实践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是21世纪给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一项神圣而又艰巨的任务。现代教育理论指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根本,重视探索性、开放性的课堂内容,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同时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河新.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中国论文网.教育论文.